英国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各种慈善组织(charity),到处能见慈善募捐。伦敦马拉松(London marathon)据说一天就募捐几千万英镑慈善款(2009年是4700万英镑)。今年伦敦马拉松有三万六千多人参与,为不同的慈善组织募捐。
平时也会有不同的募捐活动。我们公司就每年有“year of charity”,组织不同活动为这个慈善组织募捐。每周还有公司出奖品,员工买raffle。春天来了,中午”walk in the wood”,出去走几公里,员工出一镑钱,公司给水和食品。
学校里更是从小教育学生慈善募捐。比如一镑钱买一朵黄水仙花(daffodil),钱捐给”Marie Curie Cancer Care”。前几天田田学校组织art party给NSPCC。每个小孩涂一幅画,数一数有几个圆圈,三角形等形状。数对一个形状得5分,满分100分,然后找别人捐款,根据得分每分捐几分钱。田田跟我们说:”Please sponsor me.”。Sponsor form上记录一共有多少人捐款,捐了多少钱,交税的人捐款还可以让慈善组织去要回交的税,也就是说捐款是免税的。根据sponsor的人数可以得不同颜色的徽章(badge)。有这个徽章,小孩的积极性很高。田田说:“一个sponsor可以得黄色徽章,五个sponsor可以得蓝色徽章。我有三个sponsor,老师没说三个sponsor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徽章。”我便告诉她一到四都比五小,都是黄色徽章。她要想蓝色徽章,还得做更多事情,募捐不是让别人平白无故捐钱给你,要做一些事情让别人sponsor你。
慈善募捐从小做起,怪不得伦敦马拉松有这么多人参与。有很多感人的故事,其中一个女子跑马拉松时她的丈夫刚去世两天,她就为她丈夫那个病的慈善组织募捐。另外一个挺感动的情节,一个脊椎受伤的前英国陆军上校为慈善募捐而走了26个小时才完成了他的这次马拉松,很多普通老百姓、志愿者和赛事组织者一起陪他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,这位上校一个人就筹得善款130万英镑,相当于1500万人民币。